有人說:「要忘卻一件事,必須用記住這件事所需的時間來忘懷。」
曾經,我想把NewS從記憶中刪除。
那我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忘得一乾二淨?
時時掛在心中,叫惦記;割捨不去,是眷戀。
反之,在腦中留下空白,叫忘記;拋開任何牽掛,是忘懷。
帶著種種惦記和眷戀,放進自己專屬的回憶寶盒裡,隨時咀嚼、回味。
酸、甜、苦、辣,每一味都是情。
隨著年歲增長,承載的回憶也愈來愈多。
每當新的回憶納入盒中,自會有舊回憶悄然離去。
人,活在無時不刻的「忘」與「記」之中。
前幾天,心血來潮,想請一位敎國文的朋友幫我鑑賞翻譯。
而這篇譯作正是兩週前才出爐的加藤成亮之連載『2』。
當我猶豫是否把拙作拿出來獻醜,最後仍敵不過退縮,我攤手作罷。
膽怯的原因不外乎在意他人的眼光,除此之外,更令我錯愕的是,
任憑我絞盡腦汁,竟想不起散文中的隻字片語。
我不禁啞然失笑,原來歲月不只帶走我寶貴的青春,也一併沒收了我的記憶。
所幸科技發達,一連上網誌,點取『2』的全文,我的記憶立刻復甦。
若記憶是融合、交雜著感情的產物,那麼,忘記便形同冷血。
兩週前,我滿腔熱情、一股作氣翻完的散文,十幾天後,沒留下絲毫痕跡。
看來我真的把它完全拋諸腦後了。
我竭盡心思,想從中理出一些頭緒來。
「忘記」莫非是我冷血、鈍感,亦或情非得已?
這幾週來,工作之餘,我埋首於『時效警察』的翻譯、
以觀摩者的角度重讀『達文西密碼』、製作為數不少的講義和考卷,
甚至忙裡偷閒,小小地更新網誌、一一回覆了留言。
天可憐見,我這丁點大的腦袋瓜尚堪用,未爆炸迸裂。
忘記連載的內容實屬不幸中的大幸了。
翻譯NewS訪談的這幾年來,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越近期的內容,我越沒印象。
反倒是頭一、兩年的拙作,還記憶猶新。
至於成亮的連載,也有相同的隱憂。
隨著NewS迷的資歷日深,日語亦功力大增。
當初一看再看、嘔心瀝血的訪談,如今已能優雅從容地讀、譯了。
境界提升本是好事,但悲的是「來得快,去得也快」。
翻譯愈容易完成,留在心中的時間愈短。
就像糖果放入嘴裡,不經口中仔細品嚐,馬上就吞進肚子一樣。
短暫停留的甜膩,禁不起記憶的考驗,
待餘味淡去,便從腦中刪除。
記憶是美,忘記更是殘缺的美。
過去,我少不更事,凡事越多越好,回憶亦如是。
快樂的事、悲傷的事,只要曾發生,都想刻在腦海裡,永不忘懷。
然而,一旦難過的事大於歡樂,到了老年,豈不只剩「悲慘」?
思及此,我頓時豁然開朗。
原來,忘記不是「丟棄」,而是精神上的「捨得」。
如果有一天,我真的忘卻了NewS。
那表示,我已遠離塵囂。
- May 12 Mon 2008 16:15
忘記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