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每個人都有喜好的東西。
愛吃的食物、花、音樂,或者是傾心的戀人。
人各有所好。
有多少人,就有多少偏好的東西。
可是,相反地,人亦有討厭的東西。
這些也因人而異。
有多少人,就有多少討厭的東西。

這麼說來,我也有喜好或討厭的東西。
例如,因為工作性質,我常被問到討厭的食物是什麼。
這時候,我一定會回答:「南瓜、甜餡或番薯之類甜膩膩、
黏乎乎的東西,不合我的口味。」
我真的很討厭那些東西,確實覺得:
為什麼吃起來甜甜的,口感卻黏黏的。
而被問多了討厭的食物,例行的抱怨也是明確證鑿的。
舉成員來說,小山一定會說:「蕃茄。」
massu會回答:「蟲啊、小鳥。
基本上除了人以外的生物,我都豎白旗投降!」
每個成員肯定都有固定的答案。
而我發現,在千篇一律問答之際,我變得更加討厭南瓜及甜餡。

若說到除了食物的好惡之外,基本上我只看日本電影。
雖然有點極端,但我不常看國外聲色俱佳的東西,
與其稱其為電影,感覺倒像是舞台秀。
我特別喜歡日本電影中伴隨著有點褪色的影像,
故事淡淡展開的作品。
自從察覺這件事後,我只看日本電影的習慣更變本加厲了。
但是,這麼說,有某種自我暗示吧。
我真的討厭南瓜嗎?
不喜歡甜餡嗎?
不想看洋片嗎?
只是自己決定,擅自增加討厭的東西不是嗎?
捏造出那樣的東西,究竟有何意義呢?
這樣的話,下達能喜歡討厭事物的自我暗示,
愛好的東西則更加地喜歡。
如此一來,便能在喜好事物的簇擁下生活了。
這樣不是超快樂的生活嗎?

事實上,我認為確有其事呢。
有個讓我有點動心、但並非真心喜歡的女孩,
我卻輕描淡寫地對朋友說:「我喜歡那女孩喲~」
在反覆說出這番話的過程中,
從最初稍微的傾心,演變成動了真心…
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吧。

無論是喜歡的東西也好,討厭的事物也罷,
不作此想的事一脫口而出,便漸漸發覺是真的這麼認為;
而說出原以為如此的事,那個念頭則愈根深蒂固。
自我暗示,就某種意味而言,很可怕。
嗯,畢竟那是暗示罷了,再怎樣也有限。
真的討厭的東西還是討厭啊,
massu就無法和人以外的東西共存。
我心想的可怕之自我暗示,
指的不是東西,而是『討厭~某事』。
討厭吃某物,厭惡看到某事,討厭做某事。
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想法所促成的自我暗示吧。
也有以前不愛吃的食物,現在吃了,覺得很美味這回事嘛。
雖然那是因為長大成人,
但實際上也有可能是打從一開始就沒那麼討厭吧。

從以前到現在,我逕自鑄造個人風格。
當我察覺時,越發活在狹隘的視野之中。
明明20歲是被世人稱之為大人的年齡,
卻被我好端端的糟蹋了呢。
從現在開始,我要在回到像嬰兒般一無所知的自己,
吸收種種事物,因此,才能第一次感覺自己能成為真正的大人。
除卻多餘的自我暗示,率真地活出自我的話,無疑是幸福的。

那麼,今後我就吃甜餡點心,邊看好萊塢電影吧。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ny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